合同约定”争议提交专家裁决”是否排斥诉讼? | 专家裁决与诉讼管辖权的法律辨析

合同管理3天前发布
42 00

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中,”争议提交专家裁决“的约定是否排斥诉讼管辖权,是实践中常见的法律问题。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法规、司法案例及学术观点,深入探讨专家裁决与诉讼的关系,并结合中国法律实践,提出明确的法律适用建议,为合同争议解决提供专业参考。

一、专家裁决的法律性质与适用范围

专家裁决作为一种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(ADR),在合同争议中具有独特的优势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128条,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、调解、仲裁或诉讼解决合同争议。专家裁决虽未在条文中明确提及,但实践中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协商或调解方式。

专家裁决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:

  • 技术性争议:如工程质量、设备性能等技术问题的认定
  • 专业性争议:如金融产品估值、知识产权评估等专业领域问题
  • 事实认定:如损失金额计算、合同履行情况等事实问题的确定

二、专家裁决与诉讼管辖权的法律关系

关于专家裁决是否排斥诉讼管辖权,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。主要争议焦点在于:

1. 专家裁决的排他性问题

有观点认为,合同中明确约定”争议提交专家裁决”,即排除了法院的诉讼管辖权。这种观点主要基于合同自由原则,认为当事人有权自主选择争议解决方式。

然而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119条,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具有普遍管辖权。除非法律另有规定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。

2. 专家裁决的效力问题

专家裁决的效力取决于具体约定。如果合同仅约定”提交专家裁决”,未明确裁决的终局性,则专家裁决结果通常不具有强制执行力,当事人仍可提起诉讼。

典型案例:在”某建筑公司与某开发公司工程合同纠纷案”中,法院认为,合同中虽约定争议提交专家裁决,但未明确排除诉讼,故专家裁决不影响法院的管辖权。

三、司法实践中的处理原则

综合相关案例和司法解释,司法实践中对专家裁决与诉讼管辖权的关系处理,主要遵循以下原则:

  1. 合同解释优先原则:首先依据合同约定,判断专家裁决的性质和效力
  2. 诉讼权利保障原则:不得以专家裁决约定剥夺当事人的诉讼权利
  3. 程序衔接原则:专家裁决可作为诉讼程序中的证据或参考,但不等同于诉讼

四、完善专家裁决机制的建议

为更好地发挥专家裁决在合同争议解决中的作用,建议:

  • 在合同中明确专家裁决的性质、效力和程序
  • 建立专家裁决与诉讼的有效衔接机制
  • 制定专门的专家裁决规则,规范裁决程序
  • 加强对专家裁决的司法审查,确保裁决的公正性

五、结语

合同约定”争议提交专家裁决”并不必然排斥诉讼管辖权。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,为合同争议解决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。专家裁决作为一种补充性争议解决机制,应与诉讼相互配合,共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。

引用法律条文:

  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第128条
  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119条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